(王 凯)
为进一步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,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、向心力,提升广大教职工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。7月25日-29日,图文信息中心工会组织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教职工疗休养活动。
身临洞头,泛海捕鱼
7月25日上午,一行40余人由丽泽花园东门出发,经过3个多小时车程,抵达第一站洞头渔村。
午后小憩后,在渔民大哥的带领下登船出海捕鱼。白云笼罩岛屿,海浪在阳光下跳跃,渔船追逐碧海蓝天而行,伴随海风拂面,远眺天海之际,满怀期待地撒下渔网,耐心等待收获。一群海鸥在船后盘旋徘徊,似也早早预示了此行的丰收。夕阳西下,收网返航之际,久久相伴的海鸥们以收租地主的迅捷从空中俯冲入海,叼走了最肥美的鱼虾,但残余的收获已足欢欣喜悦。
抬起满箱的鱼虾,来到附近的小饭店,用渔家最简单的方式烹饪后,对着满桌的海鲜,大家举杯相庆,大快朵颐,如同千百年来的洞头渔民在一日海上辛劳之后,就着大海的气息,分享妈祖的恩赐。
鱼足虾饱,夜幕降临,沿着海堤缓步走回酒店。遥看烟花在夜空绽放,感受海风的潮湿与凉爽,倾听静谧时光在渔村中缓缓流淌。诚如清人王步宵诗云:海外桃源别有天,此处小住亦神仙。
登望海楼,游仙叠岩
次日,先来到洞头望海楼景区。距今1500年前,南朝刘宋永嘉郡守颜延之在洞头大门岛青岙山筑建望海楼,以观海赏景。现存楼阁为仿清式建筑,坐北朝南,气势恢宏,虽经重修,往日风流未散。环楼拾级而上,楼间展陈着丰富多彩的闽瓯民俗,一件件老物静静述说着洞头这块土地上的历史、文化和记忆。登顶层楼、倚栏极目,东观虎头屿,南望半屏山,西眺跨海桥,北看鹿西鸟岛,洞头胜景尽收眼底。
下午,行至仙叠岩。仙叠岩险峻壮观,有“大仙乘鹤去,天工留人间”的传说。走过一段遍长着木黄麻的山路,队伍一分为二:
一支径往大沙岙海滨浴场,该处又名“黄金滩”,状呈畚箕形,东北朝大海,于此踩沙、踏浪、戏水,可以悠享沙滩的乐趣;
另有十数勇士毅然冒着烈日踏上号称东海第一栈道的临海悬崖栈道,沿着海边栈道行走,近处脚下巨石叠嶂,惊涛拍岸,远方海天相连,偶有一舟漂入眼帘,舟中三人闲坐,随波浮沉,意境空阔,颇有几分马远写意山水的气韵。行至栈道东端,便到了南炮台山。山上有演兵亭,为纪念戚家军所建。演兵亭与对岸海岛之间由木质索桥连接,桥长48米,由200块条形彩色木板组成,人称“海上泸定桥”。桥下海浪汹涌、气势骇人,行走桥上,战战兢兢。行过索桥,便见一座高大的戚继光像,按剑而立,目中饱含忧国深情。
打卡网红,离海入山
第三日,拜访两处网红打卡景点。七彩洞头村,一排排石头屋被村民涂成了各种颜色,色彩交错,远眺如同童话世界。独特的渔村文化、闽文化、饮食文化在此交织,古老与现实的结合,成为七彩油画村独有的风光。相思岙则有大海、小岛、红色岩石等自然景观元素,近500米的防浪堤坝上陈列着各种创意小景观,有玻璃球秋千、纯白的长桌和凳子、风车、钢琴、爱心造型……蓝天、白云、大海当背景,每个角度,都能拍出面朝大海的纯粹之美,众人争相摆拍,形成一道瞩目的风景线。
下午,我们带着一腹海鲜的气息,意犹未尽地告别洞头,驱车前往另一目的地--雁荡山。
寻迹龙湫,观影灵峰
大龙湫与灵峰、灵岩并称雁荡三绝,是此行的主要游赏景点。其中大龙湫有“天下第一瀑”之誉。历代文人墨客,无不为之倾倒。大龙湫在空中、潭底幻成两条龙,腾飞翻卷,仪态万千,变化无穷。……这是来之前期望看到的。美中不足的是正值枯水期,一路走来,沟渠里基本干涸。至于大龙湫瀑布,完全看不出分毫袁枚笔下“五丈以上尚是水,十丈以下全为烟”“水云烟雾难分焉”的奇绝,有老师戏称,看起来就如同小高层外墙水管破裂漏水,小有遗憾。
下午到了灵峰景区。灵峰以悬崖叠嶂、奇峰怪石著称,其中主山分为两峰,两峰如巨手合掌,称作“合掌峰”。合掌峰内有观音洞,号称雁荡山第一洞天,洞中建有九叠危楼。沿着山道盘旋向上,走过377级台阶,便进入最高层的大殿,殿中四壁供满大大小小佛像,与烛光相映,更显庄严气象。
到了晚上,灵峰诸峰剪影却又与白日所见大不相同,什么夫妻峰、相思女、犀牛望月,因时变化,千姿百态,十分考验想象力。不过,听着导游的讲解,移步换景,寻找特定角度想象山峰的模样,即便想象力匮乏,倒也别有一番滋味。
细赏灵岩,返程金华
最后一天,来到灵岩小龙湫景区。灵岩被誉为雁荡山的“明庭”,常有“雁荡冠天下,灵岩尤绝奇”之说。
进入南天门,迎面可见屏霞嶂,下有灵岩寺。寺右前方有天柱峰,立地擎天,峰北侧的摩崖刻字“天不塌,赖以柱其间”,气势磅礴。在天柱峰和相对的展旗峰之间,有悬崖飞渡表演。早年村民们为了采吊兰卖钱养家,常系绳索,沿崖壁悬空采撷。驻足观看,在赞赏村民飞崖走壁本领的同时,也不得不感叹旧时代生活的艰辛。
再往里走,便到了小龙湫。如果说大龙湫像水管破裂漏水,那么小龙湫就像家里欠费断水,借着后山龙口湖的蓄水,就如花洒靠着水管里残余积水勉强挤出那么一点两滴,看来着实令人唏嘘……。不过,这并不影响大家的游览兴致,在脑补一阵瀑布壮观图之后,有的老师表示要在汛期重游一次雁荡。小龙湫背上是卧龙谷,经过一条依嶂壁修造的栈道天桥,下望如临万丈深渊,引得阵阵惊呼。谷内高爽清幽,奇景罗列,恍若桃源。
至此,基本完成了此次疗休养的日程,午饭过后,便启程返回金华。五天的温州之行,不仅欣赏了自然风光、饱餐了新鲜海味、享受了大自然的惬意。大家一路彼此照应,互相用镜头记录了美好时刻。疗休养活动有效缓解了教职工的工作压力,保障和促进了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发展,切实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。